最近一段时间风电行业最大的热点要给16MW大风机的成功吊装,这个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机在福建平潭三峡海上风电场完成吊装,央视全程直播。直到7月19日成功并网发电还在频频刷屏。
这个名为GWH252-16MW的大家伙出自金风科技,荣登“2022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榜单,叶轮直径252米,单支叶片长度123米。刷新已吊装机组的最大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轻单位兆瓦重量三项全球纪录。
(资料图片)
1998年成立的金风科技,已走过25个年头,连续12年位居中国风电装机市场第一。尽管一直是第一,但金风从不争第一。一路走来,人们眼中的金风务实进取、稳步前行。没有媒体热衷的政商故事、花边新闻;没有时下流行的年轻面孔、热词流量。于是行业给金风打上了“稳重”的标签。
“稳重”是因为清醒认识到风电是高风险行业,所以金风踏踏实实只做本分的事情。“风电是一场长跑”,从董事长武钢、总裁曹志刚到每一个基层员工,都明确这一认知。“不走捷径,行稳致远”也成了每一个金风人的座右铭。
那一向“稳重”,从不争抢的金风为什么近期屡屡刷屏 ?
因为,金风加速了。
全员加速
金风加速并不是刻意为之。回顾金风的发展历程,每一次选择都是顺应市场,顺势而为。
金风科技的前身在1989年接受丹麦政府赠款,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大型风力发电场-达坂城风电场,在建风电场的过程中,发现进口的风机设备价格贵、运行起来“水土不服”,但从商业的角度看,这意味着有利可图、有优化空间,因此金风科技开始做风机设备。
1997年金风成功地研制出国内首批600kW风机,接着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开始做750kW的风机。在这个过程中,风机国产化脚步逐渐加快。
2005年,金风科技研制出1.2兆瓦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这是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风机,使我国风机制造实现了从模仿跟随到自主突破的跨越。
接着,金风的业务又开始延伸到风电服务和下游投资,这和汽车企业从生产汽车到开4S店一样都是再正常不过的逻辑。
从过去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来,金风的每一步选择都是在市场推动下的顺势而为。从重视产品质量,业务上下游延伸,探索风电数字化,到实施两海战略,建成实验平台,切换中速永磁,推进属地化发展……每一次顺应市场的战略选择,事后看,金风都是对的。
“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让风电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完成2030年风、光装机超过12亿千瓦的总体目标,全国31个省(市)“十四五”期间共规划风电新增装机超过3亿千瓦。而截至2020年底,全国风电累计总装机才2.8亿千瓦。
这意味着,全体风电人要在五年时间内完成过去十几年的工作量。市场节奏明显加快,风电场开发建设时间大幅压缩,同时为降低度电成本,大兆瓦机组也层出不穷。
风机产品迭代速度变得非常快。曹志刚对风芒能源表示,“2020年行业抢装的机型还是2S、3S机型,仅仅过了3年时间,陆上风机已经攀升到现在主流的6.XMW机型,甚至8-10MW机型。海上风机也一样,2021年海上抢装的6-8MW机型现在已经消失了,低风速区域已经到了8-9MW,高风速区域到了13MW、16MW机型。”
今年4月,在金风全球装机突破1亿千瓦庆祝活动现场,金风科技一连发布了GWH221-8.X-10、GWH24X-12.X两款新的产品平台,专门针对风资源不稳定、电网波动难以预估、开发点位稀缺、项目建设匹配性低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挑战。
曹志刚说:“最近三年,金风的变化是比较大的,现在金风每款新产品的推出速度和产业化速度,都比之前提高了三到五倍,全员都在加速”。
坚守质量
金风之所以敢于提高新产品推出的速度,离不开已建成运行的16MW整机传动实验平台。这个全球容量最大、检测功能最齐全的实验平台是金风历时三年时间建成的。可验证直驱、半直驱和双馈机组的传动系、发电机、变流器、电控系统和多域在环实时仿真系统,具备35MN*m扭矩测量和70MN*m弯矩测量、超过1000个通道实时在线测量、模块化可扩展测试系统和0-1.5kHz宽频电量测试等实验能力。
借助整机传动实验平台,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和实体实验的数据进行真正的校验和结合,让金风真正把速度提了起来。曹志刚坦言,“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如果没有这些实体实验平台的投入保障,我们也不敢去加快这么高的速度。”
双碳目标的提出对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大量风电建设规划集中下发,政府诉求不断提高,风机“价格战”也打的热火朝天。
“价格战”对头部整机商影响最大。武钢却对此非常坦然,“要坚持质量第一,能不能给客户贡献度电成本最低、安全可靠性最强的产品,企业能否经受2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考验,让投资者能够把其投资安全可靠地收回来,我觉得这是更重要的。”
金风并不惧怕“价格战”。曹志刚表示,“价格战”能看出很多问题,如果是同样的产品,要看金风的价格比别人到底高在哪。“我问研发人员,你为何做出来的重量比别人要多一点?他说在某个环节我们要考虑六个工况,而其他产品只考虑了四个工况,另外两个工况是否会发生是有偶然性的。这两个工况如果不出现问题,那可能一辈子也没事,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变得很麻烦。”
为了安全性而增加的成本投资,金风是可以接受的。曹志刚说,“因为我们觉得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就是要考虑六个工况,那就要按照六个工况去做设计投入。这与金风对整机传动实验平台的投入是一样的逻辑,实验台发现了问题是好事,如果没有发现问题,这个实验台还要不要投资?这是同样的道理。”
曹志刚认为市场竞争也是件好事,能让自己的发展节奏和能力得到提高。“如果我们成本控制比别人做的差,我们就要跟竞争对手去学习,从产品制造、产业链的纵深延伸,或是从材料的掌握和控制上去学习改进。但是我们的初心不能改变,不能为了跟进而盲目跟进,有一些根本性的东西不能丢,否则未来会有非常大的风险和问题。”
下一个“一亿千瓦”
今年4月,金风科技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遍布全球6大洲、36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第一家全球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
曹志刚明确表示,接下来,金风会用不到5年时间完成第二个1亿千瓦的装机。这体现了金风的高管对金风加速后的客观预期。
从金风已完成装机的1亿千瓦构成来看,陆地和国内的装机占比相对高一些。那么,占比较少的海上、海外市场或将成为金风下一个“一亿千瓦”主攻方向。
从海上资源来看,自2022年海上风电平价至今,我国已有多个省份启动了超过40GW海上风电竞配。在平低价压力与深远海发展指引下,大兆瓦已成为整机制造商主攻方向。
据业内人士预测,到“十五五”初期,长江口以北批量装机单机容量可达到12MW及以上,长江以南则可达到20MW级别。那么,在未来深远海市场中无法推出12MW以上产品的制造商或将失去竞争优势,而已经率先量产16MW风机的金风或将在未来海上风电竞争中拔得头筹。
而海外市场,相比多年前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曹志刚坦言,“金风最初进军海外市场的时候,海外风电项目规模特别小,三五台风机就可以成为一个项目。现在,海外超过一二十万千瓦的项目比比皆是,甚至容量超过GW的单体大项目也并不少见,这是海外市场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金风判断未来国外部分风电项目依然会是传统的大电网并网式风电场,但也会出现较大体量、脱离大电网的单体项目,单个风场可达到GW级规模。曹志刚表示,中东区域或将成为这些离网型项目规模化发展的第一个爆发点,会把风电和绿色能源化工结合在一起,从原来的单纯并网型风电变为风电、光伏加制氢或制氨的形式。
他认为,北美、欧洲、日本等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还会继续保持大电网并网式风电场的传统形式。而像中东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角色变化反而比较快,开始将绿氢和绿氨代替石油作为未来的主要能源供给方向。
从产品来看,金风会从客户和市场的角度出发,以两大类别来推进未来的海外市场。曹志刚说:“一类是常规型机组,另一类是构网型机组,我们在新疆和浙江做了两个试点,在浙江就用了构网型低频风机。我们想针对海外电网依赖性较弱的地方,推出这种类型的产品。”
除了常规性项目合作外,金风还将与业主一起构建新的能源结构形式。“我们希望除了中国市场之外,海外市场的占有率也做到大幅度提升。未来海外市场不再只是单纯的风电装机,还会带动产能以及综合能源管理等技术的进步,共同到海外开展业务。”曹志刚说道。
期待金风后续在海外、海上市场仍能频频刷屏。